2025年9月26-27日,“美丽中国・魅力长江——长江上游经济、生态、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四川乐山成功举行。会议由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沫若人文学院)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主办,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协办。会议聚焦长江上游地区的历史文化、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等核心议题,旨在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推动学术成果服务区域发展。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及百余位师生代表参会。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积极参与,展现学术担当。共有6位教师与9位研究生参与会议并作多项学术交流。黄萍(博士/二级教授)在“经济与产业布局”分论坛作了题为《AI赋能长江上游成渝地区数字文旅产业新生态》的主题报告,以其视野开阔、逻辑严密的前沿洞察,为理解数字文旅发展提供了关键思路,引发了在场学者的热烈讨论;郭曦榕(博士/副教授)在“生态与环境保护”分论坛分享《数智化赋能文物“活化”的路径与对策思考》;杨渃(博士/讲师)在“历史与文化遗产”分论坛进行长江上游地区历史文化遗产案例分享。任耘(博士/教授)、郭创乐(博士/教授)、郭菊(博士/讲师)全程参与研讨。



此外,来自我院农业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秦瑜、何垚、陈晓在“硕博论坛”中汇报研究成果,林敏、陈艺佳、杜松俊、王丽平、王雅琪、杨青青全程参与研讨。

闭幕式上,黄萍教授高度评价会议学术价值,认为其搭建了政府、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桥梁,并强调未来应加强学术成果转化,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凝聚了多方学术力量,为长江上游地区的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注入了新动力,也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